
《庄子》曾言:“吾不知天之高究竟何许。”同样,《荀子》亦表达了观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远。”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对天空的高度抱有无限的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今日我们已经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探索天空的深度和广度。或许,那天空的尽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若想要知道天空有多高,首先要了解大气层的厚度。我们的地球被一层薄薄的大气层所包裹,这一层大气层因为地球的重力而形成,我们无法触摸,却可以通过感知其存在的种种迹象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地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笼罩在这层大气的保护之下。
大气层如同洋葱一般,层次分明。从地表到上空,空气密度逐渐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整个大气层的厚度超过1000千米,但并无明确的界限。它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等。
对流层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层,它地球表面,是我们天气现象的主要发生地。其高度随着地理纬度、季节等因素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高度可达18公里左右;而在极地地区,其高度则相对较低。这一层集中了大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尽管相对于整个大气层而言,对流层显得较为“薄弱”,但它对我们的天气变化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力。在这一层中,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下降,空气运动形成对流,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中发生。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大约在20至50公里之间。在这一层中,空气较为稳定,平流运动特别显著。这一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功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和地表免受强烈紫外线的侵袭。
至于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它们距离地面较远,缺乏明显的对流现象。而正是这些层次构成了大气层的上部,为我们揭示了天空的更多秘密。
想要真正了解天空的高度,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大气层的每一层,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