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教师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教师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来源:光明教育网

标题:AI赋能精准教研,教师改进教学的新工具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镇明中心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正在上演。任课教师正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景物变化的观察,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而在教室后排的观课教师们则认真记录着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

这场课堂与往常不同的是,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AI教研员”。原来,自今年四月以来,镇明中心小学作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推出的高品质课堂分析项目成员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精准教研的课堂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融合了课堂观察与AI分析,将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尽管课堂表现热闹非凡,观课教师却指出,在促进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方面,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传统的课堂观察往往难以精确把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人工智能课堂诊断报告则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并分析课堂全程数据,提供了全面、客观的数据分析,展示了教学过程的问题所在。这不仅包括时间分配的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等显而易见的问题,还包括提问方式可能限制学生思维深度等更细致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教研组和任课教师迅速采取行动。他们根据人工智能报告提供的数据和观点进行深度研讨,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包括重构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效率、整合碎片化互动为结构化的学习块面、设计分层提问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等。他们还引入了更多的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观点,并尝试使用“回音式追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经过新的尝试,观课教师们明显感受到课堂的变化。学生们在写作实践环节更加专注,思维更加活跃,课堂互动也更加有序和高效。最新的AI课堂诊断报告也证实了这些改进的有效性,显示出教学环节的优化和学生参与度的显著提升。

镇明中心小学的校长表示:“我们利用高品质课堂智能诊断分析报告并非要替代传统的教研模式,而是希望通过数据和证据驱动的课堂智能诊断分析,建立一种更加有效的诊断途径。”他相信这种方式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尤其有帮助。

在镇明中心小学,AI赋能的课堂教学探索并不仅限于语文学科。数学、科学和英语等学科也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们通过利用AI智能题库、模拟实验环境和语音识别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校长总结道:“AI赋能的精准教研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改进工具。这种结合传统听课和人工智能数据报告的教研方式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他也强调,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人文关怀仍然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教师应将AI技术与自身专业素养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