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站在这里,想与大家共同探讨教育的本质和责任。正如古人所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塑造者。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守纪明法,清廉同行”,希望我们共同守护师者的责任和。
一、以纪律为基石,引领教育方向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纪律是教育事业的根基,也是我们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到新时代的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每一条规定都是对教育事业初心的守护,对培育下一代的庄重承诺。
想象一下那位扎根乡村教育多年的张老师。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坚守着“不接受家长任何馈赠”的原则。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家长们送来温暖的手工棉袜,她也婉言谢绝。她说:“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就是我最好的礼物。”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将纪律刻在心中。在备课时,严格遵守教学大纲,不敷衍塞责;在课堂上,遵守师德师风,不任何一个学生;在课后,坚守廉洁自律,不参与任何有偿补课。我们要心怀对纪律的敬畏,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方向正确,行稳致远。
二、以法律为准绳,明确教育边界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在教育领域,法律是我们行为的准则,是保障教育公平、公正的有力武器。从《教育法》到《教》再到《未成年人保》,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行为准则,更是保护学生权益的坚强后盾。
曾有一位班,她发现学生因家庭变故陷入困境,面临辍学的风险。她立即依据《未成年人保》,积极联系学校和社区,为学生申请帮扶资金,最终让孩子重返校园。她说:“懂法,才能更好地;,是为了守住教育的底线。”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精神。我们要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依法执教、依法育人。我们要以身作则,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法治、公正、和谐的教育环境。
“守纪明法,清廉同行”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我们要以纪律为锚,定教育之方向;以法律为镜,明教育之边界。让我们共同守护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学生的未来撑起一片晴空。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