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吃太多柿子会闹肚子?别不信,这事儿有科学依据!

确实,民间有“吃太多柿子会闹肚子”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鞣酸),这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在未成熟的柿子中含量尤其高。单宁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等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

当一次性摄入过多的柿子时,这些单宁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与胃里的食物(尤其是高蛋白食物或铁剂)结合,形成所谓的“胃柿石”。这种胃柿石会占据胃容量,引起胃部胀满、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胃溃疡或胃出血,引发急性肠胃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闹肚子”。

此外,空腹吃柿子风险更大。因为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更容易促进单宁酸与胃内容物反应,增加形成胃柿石的可能性。因此,虽然柿子营养丰富,口感甜美,但也应注意适量食用,避免一次性吃得过多,尤其是在空腹或同时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螃蟹、肉类)时,更要加以注意,以免引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