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气温逐渐上升,许多人在五一假期选择前往海边游玩。当你在海滩上漫步时,遇到一些看似无害的蓝色生物,千万不要轻易靠近,因为它们可能是带有毒性的水母。
01 海滩上的隐形危机
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近期出现了一群看似宁静的水母。它们漂浮在浅海中,外表清透温柔,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甚至有些水母被冲到沙滩上,与塑料袋相似,容易误触。
桨板教练胡思春在距离大梅沙岸边约800米的地方发现了大面积的水母。据船长颜辉透露,有一种红色水母,其触须透明,人们在海中游泳时很难察觉。
当天气放晴、海水温度上升、降水减少时,水母容易。大梅沙海滨公园的工作人员已经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02 男孩遭水母蜇伤事件
每年春夏之际,正是水母和繁殖的季节。此前,一名7岁男孩在深圳大梅沙海滨游玩时,被海面上的疑似水母的白色漂浮物蜇伤。
男孩的双腿出现大面积红肿,部分皮肤溃烂,甚至可以看到脂肪。先后进行了两次植皮手术。医生指出,伤情严重与处理方式有关:家长用清水冲洗,刺激了水母释放更多毒素。
03 水母的毒性及危害
我国沿海有30多种水母会蜇人,其中一些水母的刺丝能够出类似眼镜蛇的毒液,对人类危害极大。水母的每个刺细胞都能发射毒液,即使遇到微小的刺激也会迅速反应。
被水母蜇伤后,患处会在数分钟内出现疼痛、水肿等症状。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需要几天才能恢复;而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反应。如果水母的毒性更强,伤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甚至可能休克或死亡。
04 被海洋动物蜇伤后的急救方法
被海洋动物蜇伤后,首先要保持冷静。以下是一些急救方法:
1. 使用工具移除水母触手,如戴上手套或用镊子、等刮除刺丝囊。
2. 用海水或醋冲洗蜇伤部位,去除残留的刺丝囊和毒液。
3. 泡热水澡或用40-45℃的热水淋浴,持续约20分钟,缓解疼痛。
4. 出现严重症状时,如皮肤红肿、溃烂、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
特别提醒:
1. 不要徒手扒开或摩擦身体残余的水母触手,避免刺激水母释放更多毒素。
2. 不要用淡水或冲洗被咬处,以免引起毒素释放。
3. 即使在岸边看到搁浅或死去的水母,也不要触碰,因为它们的刺细胞可能仍然具有活性。
4. 在暴风雨或大风大浪过后,避免下海游泳,因为水母触手的刺胞可能被冲到水中,不易察觉但仍可能蜇伤。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之后可以放心地享受海洋的魅力。(来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