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晓景》解读——苏轼与惠崇的诗意画境(选段)
宋代的苏轼为惠崇的《春江晓景》题诗,此画乃惠崇的杰作之一,共有两幅,一幅描绘戏鸭,一幅描绘飞雁。苏轼所题诗选自此幅戏鸭图。
画中春意盎然,生机。在翠绿的竹林之外,点缀着三两枝艳丽的桃花,而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最先在水中嬉戏的,便是那些活泼的鸭子。这正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
随着画面的展开,我们看到河滩上蒿草丛生,芦芽初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便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更令人陶醉的是那河豚的即将回归。因为正是这个时候,河豚开始逆流而上,向着它们的繁殖地进发。“正是河豚欲上时”,不仅描绘了河豚的生态习性,也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惠崇是宋初“九僧”之一,以诗画闻名。他的《春江晓景》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刻画,以及苏轼如何通过诗歌将这种观察转化为美妙的文字。两者共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春天画卷。通过“春江水暖鸭先知”和“正是河豚欲上时”两句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也看到了苏轼如何通过诗歌将视觉画面转化为感觉与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苏轼诗词选》、《艺术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