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带你领略江南水乡风情,你听过摇橹船的声音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摇船的重要工具——木橹,感受水乡生活的韵味。
江南水乡的摇橹船,是一种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它的行进动力,就来源于神奇的木橹。据史料记载,我国是“舟”的故乡,也是最早的划船工具——桨和橹的故乡。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常州地区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水上交通技术。
在常州市圩墩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被誉为“天下第一橹”的木橹。这件木橹长120厘米,橹面最宽处约18厘米,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木橹的风貌。它的出土填补了国内同时代木橹实物材料的空白,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水上交通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从“划的桨”到“摇的橹”,是水上交通工具的一次重要演变。先民们受到鱼游动时摇鳍摆尾的启发,在舵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了橹。橹的出现,使当时人们进行水上远距离往返成为可能,也拓宽了人类的活动空间。
古人们的智慧在橹的发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桨到橹,不仅是行船方式的变化,更是行进速度上的质的飞跃。一橹三桨的说法,体现了橹的效率之高。连续推进,操纵回转,木橹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充足的食物来源,也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相互交流。
一舟一橹,一摇一曳,荡开了6000多年的水乡风韵。视觉与文化的交融,让我们感受到水上交通发展的轨迹。让我们共同感谢那些为传承和发扬水乡文化付出努力的人们。
监制:唐怡;制片人:武慧锋;文案:隋博宇;视觉设计:朱灵萌;审校:郭琪红、文明;统筹:刘莹、张悦彤;特别鸣谢:常州博物馆、总台江苏总站、文物报社;指导单位:文物局。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 © 2025)。
责任编辑:隋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