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文明的源头,串联起长达一万年的文化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物共同见证了长江文明的古与今。
澎湃新闻联合长江经济带沿线以及长江沿线共13个省(区、市)的主要媒体,近期推出了一项名为“文化行|长江之歌”的系列活动,其中的“文物篇”聚焦于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过探访这些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深入挖掘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共同追溯长江文化的深厚渊源。
上海博物馆作为江南地区的文化宝库,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收藏。其中历代书画收藏尤为丰富,被誉为江南的半壁江山。馆内珍藏的文物数量超过百万件,书画类的一级品数量占据了近半壁江山。在此次展览中,众多书画名品如唐代孙位的《高逸图》、东晋王羲之的《上虞帖》和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都将重磅展出。
在本次展览的焦点中,有一件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怀素的《草书苦笋帖卷》。这幅作品将于本月中旬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全新书法馆展出。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尤其擅长狂草书法。他的作品被形容为笔势迅疾,如同骤雨旋风般飞舞旋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此次展览中的《苦笋帖》便是怀素的代表作之一,书风遒美,蕴含了无穷的天趣。
这幅作品不仅历史悠久,受到历代收藏家的珍爱,更是被列为文物局规定的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它不仅是怀素个人的杰作,更是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此次展览中,除了作品本身,还将呈现大量的题跋和历代收藏家的鉴藏印,为观众带来一次难得的艺术盛宴。
在即将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中,这件作品也将作为核心展品亮相全新书法馆。观众们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这件作品的局部细节,感受到唐代狂草书的魅力。展览现场还将展示怀素的生平事迹和其他重要作品,让观众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书法家和他的艺术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