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口罩的原因,我女儿在寒假前一直居家上网课,现在课程已经告一段落,即将迎来寒假。寒假是孩子们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提前预习下学期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为你提供些许帮助。
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知识点一:认识并使用计算器
使用计算器并不复杂,首先要熟悉其操作方式。在按计算器时,先输入第一个数字,接着按下运算符号键,然后输入第二个数字,最后按等于号得出结果。
知识点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观察以下算式:
9999X11=109989
9999X12=119988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结果的第一个数字都是1,第三、四、五个数字分别都是9、9、8,而第二个和第六个数字则是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与9的乘积。
易错点提示:
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容易忽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必须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按键,否则可能导致结果错误。一般计算器不会自动按照乘除优先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因此从左到右依次按键是错误的,需要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来得到准确结果。
第二单元: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
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
知识点二: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时,首先要用字母表示相关数量,然后将字母的值代入式子中计算。
知识点三: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在表示数量关系时,可以先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然后用字母代替相应数量。
知识点四: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分别为C=4a和S=a²。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分别为C=2(a+b)和S=ab。
家长们的疑虑:预习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呢?
我认为,预习完一单元后,做相应的练习题,如果能达到80分左右的水平就可以算是合格了。剩下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再跟着老师深入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