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并非《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的词牌名,而是该词的最后一句,点睛之笔,极具韵味和深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知否”是“知道吗”的意思,词人反问自己,也仿佛在问读者。而“绿肥红瘦”则是对晚春景色的生动描绘。绿色代表着植物的生机,而红色则象征着盛开的花朵。当春天过去,花朵逐渐凋谢,绿叶反而更加茂盛,所以说“绿肥红瘦”。
这句词表面上是写景,但实际上蕴含着词人对时光流逝、花儿凋谢的感慨,也暗含着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在古风爱情中,这种景物的描写往往与人物的情感相互映衬,借景抒情,表达出人物内心的爱恨情仇。花儿凋谢,象征着爱情的逝去或爱情的苦涩;绿叶茂盛,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或对爱情的执着。
因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晚春景色,更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花儿凋谢的感慨,以及其中蕴含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