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的精华,传世的佳句。在此为诸位网友讲述几则经典的成语,尽管它们或许鲜为人知,但每一词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故事与深意。
绿衣少年
“绿衣少年”一词中的“绿”,常用于形容浅绿或淡雅的色彩,并不意味着悲哀或残酷。此成语原指穿着淡绿色衣装的少年,后也指衣着考究、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
“绿衣少年”源于张固的《幽闲鼓吹》。其中藏有一个故事:
唐代,宰相刘晏之女嫁给了礼部侍郎潘炎。潘炎潘孟阳担任户部侍郎,但其母对其才干并不满意,认为他无法胜任此高位。某日,她设宴请回家,暗中观察,发现这些少年中并无特别出众之人。当她问及末座之“绿衣少年”何人时,大为惊讶。这少年是补阙杜黄裳,她感叹其器宇不凡,日后必成大器。
杜黄裳果然不负众望,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力主整顿诸侯,使唐之威令复兴。故“绿衣少年”一词常用来形容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登天蹇人
“登天蹇人”并非指一个寨子的人跛足,而是用来形容跛足之人或志向远大但困难重重之人。
此成语源于《后汉书·五行志一》。西汉末年,,隗嚣因病脚跛而野心勃勃。他起兵反莽欲称帝,虽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所灭,但其事迹中流传出一首讽刺其“登天之志”的童谣。
此后,“登天蹇人”常被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或难以实现之事。
驴经博士
博士在古代为官名。然而“驴经博士”并非指博士去购买驴子,而是形容那些在写作时啰嗦冗长、离题万里的人。
据《颜氏家训》记载,有个博士写凭据时替卖驴者书写,结果洋洋洒洒写了三纸却未提及“驴”字。旁观者听后哄笑不已,便有了“驴经博士”的讥讽之语。
此成语用来形容讲话或写作时离题万里、不得要领。
羹脍情思
“羹脍情思”四字囊括了莼菜羹和鲈鱼脍两道名菜。虽然与美食相关,但此成语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深沉。
据《世说新语》记载,晋代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等佳肴美味而辞官归乡的故事。这让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入。
后来,“羹脍情思”常用来形容人追求生活的真实情感和乡土的深深眷恋。
暖日风雅
有人可能会问:“冬日都可爱,其他季节难道不香吗?”其实,“暖日风雅”背后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
据《左传》所述,赵盾被比喻为冬日之日,而其含义逐渐演变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的人的象征。
如今,“暖日风雅”一词则用于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