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并非小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内容,但常被用来作为这部小说的标题或核心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从李清照的原词来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绘的是一场夜雨过后,庭院中海棠花的景象。红是指海棠盛开的艳丽花朵,绿是指海棠枝叶。雨疏风骤,花儿被摧残,花瓣飘落,剩下的叶子则显得更加茂盛,因此说是“绿肥红瘦”。这句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红瘦)被摧残的惋惜,以及对残存生命力(绿肥)的某种肯定或关注。
将这句词作为一部古装宅斗家庭剧的标题或主题,其深层含义被引申和扩展了:
1. 女性命运与时代背景:“红”常常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性,如同盛开的花朵,是家族的骄傲和男性关注的焦点。“红瘦”则暗示了这些女性在封建礼教和家族倾轧下的脆弱命运,她们的美貌和青春常常被消耗、被牺牲。而“绿”则可能代表着那些相对隐忍、务实、甚至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女性,或者是指经历风雨、沉淀下来的力量。 “绿肥”可以理解为这些女性在权力斗争和生存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或者是指她们的生命力在压抑的环境中以一种更坚韧的方式得以延续。整个词揭示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命运的多样性——既有“红”的短暂绚烂,也有“绿”的持久生命力。
2. 家族兴衰与权力更迭:从家族的角度看,“红”可以指家族的兴盛、荣耀和显赫时期,如同盛开的鲜花。“红瘦”则暗示家族的衰落、危机和成员的凋零。而“绿”则可以指家族的根基、延续和相对平静的时期,如同常青的叶子。“绿肥”则象征着家族在经历动荡后,可能以一种更稳固、更低调的方式继续存在和发展。这句词也暗示了家族内部权力和地位的转移,昔日风光的人物可能衰落,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或家族分支可能逐渐兴旺。
3. 人生哲理与审丑意识:更深层次地看,这句词也蕴含着一种对生命状态和价值的反思。它不仅仅是对花的怜惜,也暗含着对人生无常、好景不长的感慨。它可能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是短暂的绚烂(红),还是长久的存在(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选择成为引人注目的“红”,还是选择坚韧隐忍的“绿”?这也体现了一种对“红”的繁华背后的空虚,以及对“绿”的沉静下的力量的某种审视。
总而言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为一部作品的标题,借用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哲理,将个人命运、家族兴衰、时代背景以及女性在其中的挣扎与选择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命运无常的叹息,以及对生命韧性的某种肯定。它探讨了在复杂的世事中,个体(尤其是女性)如何生存、如何保持自我、如何面对得与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