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节气悄然而至,虽无冬季的严寒与纷飞大雪,却有细雨缠绵、落叶满地,为行者平添几分困扰,也为农家播撒希望之种。
晚间漫步于双月湖公园,走在那条刚经历八个月修缮后焕然一新的湖畔小径。因天色阴沉,四周的柳树、奇石和花丛都显得格外宁静,平日熙熙攘攘的游人踪迹稀少,唯有灯火在雨雾中透出微凉的光辉。此情此景,正适宜放飞思绪,忘却尘世烦忧。
双月湖位于临沂市南十公里处的罗庄,我家楼下不远处便是。我曾因钟爱这里的湖光山色而特意租房于此,直至一年后购房定居。湖中《泥沱月色》乃古瑯琊八景之一。虽因小雨无法尽赏其美,但回想起往日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仍能感受其幽雅绝伦的景致。
遥望水中灯光的倒影,不禁想起唐杜牧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那朦胧的夜雾、寒凉的水面和静谧的灯光交织出了一幅幅历史画卷。这景色虽未历经千年兴衰变迁,却也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自古至今,秦淮河畔始终繁华不衰。从古时的酒肆林立、商女到今日的盛世修典、复古,无不彰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尽管岁月变迁,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始终如一。
想起数十年前的秦淮之行,香君楼已不复当年的繁华。而今的南虽历经沧桑巨变,但依然有无数值得人们探寻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故事。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与眼前的景色相映成趣,让人在怀古的同时也感慨今时之月与当年之月的不同之处。
现代人虽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但内心深处仍对宁静与淡泊抱有向往。随着开放带来的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正是这种追求的具体体现。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历史是螺旋性发展的。双月湖的今貌正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若非经过数百年的变迁与沉淀,又怎能拥有今日这般潋滟湖光、古风神韵呢?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