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在食品制作领域,“科技与狠活”这一概念逐渐显现,就连体育赛事的转播也深受其影响。资本为了开源节流,采取了种种策略,但最终受伤的还是广大球迷用户。他们即便付费观赛,也很难获得应有的服务质量。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视频画质。很多平台宣传自己拥有高清画质,甚至是所谓的蓝光、4K画质。然而实际上,真正能够达到宣传效果的并不多见。为了节省成本和日后的维护,平台往往会压缩视频,导致画质受损。特别是在体育赛事直播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很多平台为了节省带宽成本,甚至只提供720P的清晰度,但在标注时却以会员专享的高清晰度来吸引用户,这种做法无疑是欺骗行为。
对于很多球迷而言,虽然画质问题令人不满,但仍有一部分人能够接受。植入广告的泛滥却是整个视频行业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以前的广告和视频内容是相对独立的,但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会员模式的兴起,本应是付费会员可以跳过广告。但现在,即使在电视剧中间也开始插入广告,美其名曰会员专属推荐。
更甚者,植入广告的出现已经无法满足资本的贪婪。这些广告无论剧情如何,总能找到植入的机会。可怕的是,这些广告完全融入到作品中,观众一旦观看,就无法回避。体育转播也学会了这一手段,现在的比赛过程中,主持人频繁地插播广告口播,越是关键的大赛,这种口播越密集。
以今年的NBA总决赛为例,植入广告达到顶峰。整个比赛被各种与体育运动无关的广告包围。现场评论员和远程连线的嘉宾也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经常被打断来插播广告。这种体验让球迷们感到极度困扰。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球迷开始质疑:既然付费也买不来安静观赛的服务,那为何还要花钱?甚至有些台提供国外的原声信号源,没有广告干扰的英式解说反而更受欢迎。如果比赛转播媒体不整改这些不良现象,体育会员的数量将大幅下降。
由此可见,资本虽然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应以诚信为本、尊重用户体验为前提。希望未来的体育赛事转播能够更加人性化、合理化,让球迷们真正享受到纯粹的观赛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