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反映了肾脏的健康状况。当肌酐水平上升时,很多人可能会担忧肾功能是否恶化,但实际上并非都是如此。
存在三种情况下,肌酐升高并不意味着肾功能下降。
服用ACEI/ARB类物时,有时会导致肌酐升高。这类物是肾内科常用的沙坦或普利类降压,具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部分患者在服后肌酐会上升,但这其实是物在降低肾小球内压力,让长期超负荷的肾小球得以休息。这种肌酐升高是肾小球压力缓解的表现,而非肾功能恶化。大多数情况下,肌酐水平会在两个月内恢复到原有水平。如果肌酐升高幅度超过30%且长时间不回落,这时应考虑减少量或停。
肌肉含量的增加也会导致肌酐升高。肌酐是肌酸在肌肉系统的代谢产物,因此肌肉发达的人肌酐水平相对较高。这并不意味着肾功能变差,而是由于肌肉产生的肌酐增多。例如,健身爱好者或欧美的男性,他们的肌酐水平通常比一般人高,但肾功能仍然正常。相反,有些人肌酐低于正常范围,这通常与营养不良、肌肉萎缩或肢体残缺有关。
肌酐的正常波动也是导致升高的原因之一。所有的生理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肌酐也不例外。受饮食、活动量等因素的影响,肌酐水平会有所波动。不必因为肌酐的短暂升高而过度焦虑,也不必因为肌酐的轻微下降而过于欣喜。不同医院的参考范围可能存在差异,检测方法和试剂的不同也会导致结果有所不同。重要的是要动态观察指标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当肌酐水平升高时,尤其是小幅升高时,不要仅凭感觉判断肾功能是否恶化。应该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