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晴却有晴_道是无情却有情,多情自古空余恨

2024-12-2514:20:29百科知识20

在古今的诗篇中,情感的波澜与纠葛始终是诗人笔下的重要主题。那句“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深情地描绘了世间男女因情所困、因爱生恨的复杂情感。想要找到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伴侣,何其难也。多数人都在情感的漩涡中沉浮,谁能说自己未曾留有遗憾,又有谁敢说自己的情感未曾产生怨恨呢?这其中的缘由,皆因情感的特殊性所致。每个人对情感的认知都有所不同,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完全契合的伴侣,无异于天方夜谭。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不得不磨平自己的棱角,以适应彼此,但留下的,却常常是绵绵不绝的恨意……

这样的意境深远的诗句,竟然是由两首诗巧妙拼接而成。那句脍炙人口的“多情自古空余恨”,其下句却鲜为人知。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

首先让我们追溯一下“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出处。这句诗源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中写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它的上一句则是广为传颂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首诗中的“恨”,是对相爱之人却不能长相厮守的遗憾,是对世俗拆散有情人的痛恨。由于前一句常被用作表达爱意的情话,因此后一句意境深远的诗句反而被人们忽视了。

而那句“自古空情多余恨”的来源则是在几百年后的清朝。它是清朝文人史清溪所作的佚名诗中的一部分,原本为“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在清人魏子安的小说《花月痕》中也有全诗的记载。

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个才子与风尘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一对勇敢地冲破世俗的束缚,最终走到了一起,完成了灵魂的救赎。而另一对则更加令人唏嘘,才子虽名噪一时,却怀才不遇、潦倒一生。他的红颜知己却从未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最终以身殉情。这不仅是古代时期对受女性不屈反抗的讴歌与赞颂,更是对真挚情感的深刻描绘。

在文学的世界里名门望族与大家闺秀、白衣书生与小家碧玉、才子佳人的故事历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文人创作的灵感源泉。绝妙的诗句层出不穷而意境相辅相成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不同的搭配产生了别样的韵味随着历史的年轮慢慢传承下来许多诗句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原句。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