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刚:中医领域的杰出专家,其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李志刚教授,不仅是北京中医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医师,更是国医堂特需坐诊的专家,同时担任针灸学院副院长一职。他的著作丰富,包括《向脾胃要健康》和《穴位养生方》等畅销书。他传播的健康理念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胃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发动机的功用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无论是亲朋好友住院,还是身边人的生产后恢复,医生总会强调饮食的重要性。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胃有关呢?这是因为胃不仅是身体的发动机,更是健康的根基。以刚完成手术或化疗的患者为例,他们在这段脆弱的恢复期内需要特别的饮食调整,例如选择米粥等易消化食物。这是因为在中医理念中,“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份生命”。也就是说,调整好饮食和肠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或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胃病背后的原因:饮食习惯是关键
胃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春节期间,消化内科总是忙碌不堪,这背后是饮食习惯不规律、过度油腻、过度饮酒等导致的胃功能紊乱。许多人在春节期间忙于应酬,导致饮食不规律、饮酒过量等不良习惯累积,最终引发严重的胃病。膳食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许多人偏爱肉食而忽视蔬菜水果的摄入,长此以往会引发肠胃问题。相反,适度摄入食物纤维对肠胃健康至关重要,它们主要存在于蔬果、豆类及谷物中。长期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会导致益生菌数量减少,引发各种胃功能失调。可见调整饮食习惯与均衡饮食是防治胃病的关键所在。这正是李教授的洞察和警醒之言告诫我们的常识性问题。他以专业的眼光提醒公众日常如何养生以及如何应对日常肠胃不适。如利用睡前脚趾或利用日常站立时进行脚趾抓地动作来养胃。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蕴深厚的中医经络理论背景与日常养生智慧。通过简单的日常动作帮助脾胃减负、放松身心也是保持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摘编自《养胃百日去病根》,传递出的是实用养生知识与大众生活中的朴素经验相互融合的经验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