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与健康:非天然的绝对安全。
“在寒冷的冬季,冬虫夏草和人参被视为滋补佳品,许多人选择购买回家,认为中无毒无害,长期服用有益健康。”
“听说灵芝粉对老年人的健康大有裨益,我每天都用它泡水饮用。”
虽然有句老话说:“是三分毒”,但我们对中的认知是否仍停留在表面呢?
仅仅认为中是天然物而忽视其潜在毒性是不全面的。我们需要更新对中安全性的认识。
中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并具有保健、康复作用的物。它涵盖了中材、中饮片、中成等三大类别。
这三大类别都应是我们关注中安全性的范围,而不仅仅是普通百姓眼中的中草。
确实如此。这里的“毒”指的是物的毒副作用。2015版《典》就收录了83种具有毒副作用的中。古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无毒”主要是指物的偏性,而标明有毒的物则是偏性较重和性猛烈的物。现代对毒性的理解与古代十分接近。
长期、超量、滥用或错误使用中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损伤。
鉴于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肾损伤,以下列举部分可能引起肝毒性和肾毒性的中品种:
千里光、菊三七、商路、黄子等,还有蜈蚣、鱼胆、等动物类物以及含铅、汞等重金属的矿物类物。
雷公藤、草乌、木通等植物类物也需特别注意。
我们应辩证用,避免经验性擅自服。
患者自行服用过量或不对症的中可能会导致肝损害。患者应多了解中知识,遵循医生的用指导,确保按时按量服用,以便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含毒性成分的中时需特别谨慎,并严格按照典推荐的剂量使用。
对于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有肝肾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服用中要更加小心,特别是在使用性猛烈、有毒性的中时。
当中西联合使用时,需注意物成分的相互作用。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中并非绝对安全可靠。使用中时,务必在中医或中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师 曾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