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表达的艺术殿堂中,有两种元素始终考验着人们的表达技巧。一为食品,一为爱情。
试想,若要描绘一碗面的魅力所在。初级的描述:美味可口,香飘四溢。中等的层次:酸辣适度,咸淡相宜。高级的表达则如:“这碗面勾起了我对母亲味道的回忆,让我仿佛又置身于故乡溪水边,与家人围坐一桌……”
在《恋爱的犀牛》这部作品中,有一个特别的恋爱训练课程被设定。这里,恋爱专家为陷入情感困境的男男们传授经验,教他们如何深情地向所爱之人倾诉情感。
“我爱你”这样的简单话语,在《大鼻子情圣》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深度。富家子弟克里斯蒂若只说“点缀她”“嗯?”这样的低级表达,显然不能满足他的未婚妻克罗珊。相反,他那外表丑陋的表哥西哈诺深情地说:“的意义何在?那是心灵的贴近,是承诺的明确表达。它让爱这个字眼重现玫瑰般的色彩。这是一个从听觉到味觉的秘密,是蜂鸣般的触碰永恒的瞬间。是花香四溢的吻,令心灵得以呼吸,使灵魂在唇边领悟。”表妹听后为之动容。
我钟爱文艺,尤其钟爱那些文艺的青年们——无论男女。
昔日《我爱我家》中的保姆小张与油条哥的情感纠葛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每每路过胡同口,便不由自主地走向那油条摊前。看到他健硕的身影和自如的动作,不禁心生情愫……一旁的志新却无法理解:“你说的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位满身油渍的胖先生吗?”
看哪,那些一针见血的人总是显得无趣而可恶。
<恋爱的犀牛》中的一句台词揭示了人们对爱情认识的误区:“过度强调女人间的差异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在这个信息时代,‘执着’一词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疾病。忘掉她吧。”正是这样的言语深深打动了人心。配上吉他和风琴的旋律,唱出的是:你是我温暖的庇护,冰冷的慰藉,带着阳息的衬衫,以及日复一日的梦想……”
在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症人格》中提到,对爱的病态需求是症的外在表现之一。这位精神分析学派的新星指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表现出症的特征。
这是一部历经20余年依然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话剧。在哈尔滨大剧院的雪天里,即使戴着口罩,观众们依然满场喝彩。有人听后想起自己的初恋,有人说:“看,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疯狂事。”这说明了我们都曾年轻过,都在恋爱中或曾经恋爱过,我们或许都有些’质’,或者曾经是’质’的表达高手。在宣传海报上,他们将这种’质’形容为“永恒的圣经”。
只要说出来,心中的情感就得到了释放。《恋爱的犀牛》,看完了或许会让人彻夜难眠,但同时也得到了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