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威生物发展纪实
迈威生物(688062.SH),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便一直行走在生物科技的前沿。其每一步的发展,似乎都恰到好处,精准地踩在了行业发展的节点上。
这家公司于2022年1月18日成功登陆科创板,这背后不仅得益于当时注册制的东风,更是与对科技创新和生物医等新兴产业的鼓励密不可分。即使在没有商业化产品和营业收入的情况下,迈威生物依然凭借其前瞻性的研发策略和稳健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上市的宏伟目标。
随着“国九条”的进一步实施,A股IPO市场环境在2024年迎来了更为严格的审核。与此内地企业境外上市及港股上市条件的放宽,激发了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迈威生物作为其中的一员,紧随其后,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追赶小规模的A+H上市潮。其背后的动机,主要是为了筹措资金,用于临床开发测试及物研究,同时也涵盖了其他管线的研发和商业化等方面。
迈威生物的产品线丰富且具有市场潜力。公司主要专注于自主开发和年龄相关疾病物,如免疫、眼科、骨科等领域的制。截至递表前,已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并且这些产品均已纳入医保品目录,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销售收入。
其中,君迈康维重组人源抗TNF-α单克隆抗体注是公司与君实生物合作开发的产品。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为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由于法规的变化,MAH的持有权经历了转手,目前仍在转让过程中。迈威生物与君实生物的关系不仅限于品开发,更扩展到了全球商务拓展和研发等领域。
迈威生物在研发上的投入巨大且持续。公司的一款核心产品9MW2821是一种靶向Nectin-4的抗体偶联物(ADC),其多个适应症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迈威生物引进了新一代桥定点偶联技术,并应用于其在靶向Nectin-4 ADC物上的开发。公司还有多个管线处于临床阶段或尚未获得商业销售批准,这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财物资源。
巨大的研发投入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迈威生物至今仍未实现盈利,连续两年的亏损金额巨大。其资产负债率也超过了60%,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压力不小。这使迈威生物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来维持其研发和运营。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迈威生物依然在努力前行。其核心产品的研发进展、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关系、以及市场的潜在需求,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迈威生物能否成功支撑其核心产品走向商业化销售,仍需市场和时间的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迈威生物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其精准的步伐、持续的投入、以及与合作伙伴的紧作,都为其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