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元宵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指的是传统节日“元宵节”,其二则是指形状似球状的糯米制品,通常在元宵节时食用。

对于这一节日的英文表达,因其传统名称“灯笼节”已被广泛接受并翻译为Lantern Festival,而食物类的元宵则直接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即Yuanxiao。我近日安装了一款名为《新世纪英汉汉英大词典》的APP,经过测试验证,Yuanxiao正是其对应的英文翻译。

在英语世界中,最权威、最全面的词典之一是《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该词典收录了约300个源自中文的词汇,其中便包括食物类元宵的音译Yuan hsiao。此译名采用的是传统的威妥玛拼音(Wade-Giles),自1986年收录以来,三十余年间未有变动。日后若有所更新,无疑将采用更为标准的汉语拼音Yuanxiao。

根据OED的解释,Yuan hsiao是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食用的一种糯米汤圆甜品”。该词条最早的书证(有书面证据的例句)出现在1956年,由赵元任夫人杨步伟所著的英文书《食谱》中,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用糯米粉制作元宵的步骤。

在橙汁与元宵的搭配上,我心中产生了疑惑。这种搭配是否为某地的特色?杨步伟作为南京人,赵元任为常州人,这究竟是他们的江南记忆?还是他们在的创新?亦或是存在其他原因?直径一公分无馅的糯米小团大小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元宵有所不同,这或许便是江南的“小圆子”。

至于元宵食谱的疑问,我暂时无法解答,需待专家考证释疑。

值得一提的是,《食谱》一书在英文世界中享有盛誉,受到了著名的美食记者与烹饪史学家安妮‧门德尔松的高度评价。几个常见的中餐烹饪词汇如stir-fry(炒)、pot sticker(锅贴)、red-cooking(红烧)皆首见于此书,据传这些词汇的翻译均为赵元任所为。

依照传统习俗,元宵节之际会食用汤圆,汤圆亦被称为元宵。在大型权威的《辞海》和《汉语大词典》中也提到元宵是汤圆的别名。在英文百科上搜索Yuanxiao(元宵),结果却跳转至Tangyuan(汤圆)。可见,元宵与汤圆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区分。

汤圆与元宵的关系确实微妙。有人认为它们是同物异名,也有人认为它们有所不同。后者认为在传统制作过程中,将素食甜馅放在糯米粉中滚动使其沾满粉末而成圆球。而汤圆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则各不相同,馅料有荤有素,通过将馅料包入糯米面团中再揉圆而成。在我家乡,汤圆则是冬至节的食物,也常在团聚场合如婚宴现,取其“团圆”之意。

至于汤圆和元宵的细微差别我们暂且搁置一旁。在的部分地区,元宵节所食用的食品就被称为汤圆。尽管英语世界没有已出版的词典收录汤圆的英文翻译但网上英文《词典》已将其以Tangyuan的拼音形式收录。


元宵吃汤圆的来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