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掉发的那些事
每天掉一大把头发,是不是预示着要秃了? 这是很多人在照镜子时不禁会想的问题。
面对头发掉得比扫帚还快,枕头上、衣服上、地板上随处可见,甚至一摸就掉的情况,确实容易让人心生恐慌。关于掉发的原因,有人归咎于洗发水,有人认为是熬夜过多,还有人觉得只是季节性的正常掉发……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掉头发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每个人每天都会掉50~100根头发,这是生理性的掉发,是自然的新陈代谢。就像树叶有春夏秋冬,头发的生长也是如此。
如果每天掉发的数量超过100根,或者掉发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新头发的生长速度,那就需要引起警惕了。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洗头时大量掉发、发际线明显后退、局部出现秃块、头发变细等,都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
掉头发的原因很复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换洗发水、用生姜擦头皮、拼命头皮等。掉发的根源往往在于身体内部,而不是仅仅在头皮表面。
男性脱发,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因素,被称为“雄激素性脱发”。很多人发现,如果家族中的男性长辈有秃头现象,自己年轻时就可能面临发际线后退、甚至地中海式脱发的问题。这种脱发与体内的双氢睾酮(DHT)有关,它会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导致头发越来越细,最终毛囊萎缩,头发无法再生长。
女性也会因遗传而雄脱,但表现方式与男性不同,主要是头顶头发变稀,额角后退不明显。
长期压力大、熬夜、焦虑等都可能导致掉发。重大压力事件如高考、考研、工作焦虑、家庭变故等都可能导致“休止期脱发”。更严重的是,压力太大还可能诱发斑秃,即突然某处秃了一块。
头发的健康也需要营养的支持。缺乏铁、锌、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都会导致头发掉得更快。很多减肥的人因为摄入不足,头发也会“缩水”,变得又干又黄。
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可能导致头发受损,如频繁烫染、长期使用发胶定型喷雾、扎头发太紧等。这些行为会让头发变得脆弱,甚至损伤毛囊。
了解了掉发的原因后,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别盲目换洗发水,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种脱发!可以去医院做毛囊检测,看看是雄脱、休止期脱发,还是缺铁、甲状腺问题导致的脱发。
如果是遗传性脱发,食补和可能效果有限。目前医学上主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仅限男性)。饮食也很重要,多吃富含铁、锌、蛋白质的食物,如红肉、鸡蛋、深色绿叶菜、坚果等。避免高糖饮食,适当运动、保证睡眠、学会情绪管理也很重要。洗头不要过于频繁,一周2~3次即可。
掉头发并不是简单的换洗发水就能解决的问题。关键是找到根源,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别再各种偏方了,科学的方法才是最靠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