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今年立秋后是热还是凉快

今年立秋后是热还是凉快

记者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分析发现,今年夏天北京的高温天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7天,这远超过了常年平均的高温天数。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的南郊观象台并未像去年那样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

随着立秋的临近,人们纷纷关心北京的天气是否会迎来凉爽。高温是否会持续?接下来的几场雨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北京市气候中心和气象专家。

关注一:七月的炎热

七月份的北京共有七个高温日,期间出现了三次阶段性高温过程。南郊观象台,作为代表“北京温度”的地点,其最高气温在七月份达到了38.0℃,这个记录出现在7月18日。从月初到月底,高温如同“三连击”一般接连不断。尤其是7月17日至29日期间,高温天气持续不断。

从整体上看,六月至七月通常是北方地区高高峰期。据气象部门统计,这两个月的平均高温日数达到了10.6天,占全年高温日的比例高达82.1%。而历史数据显示,北京在6月份平均有3.9个高温日,7月份有4.8个。这就意味着,尽管今年还未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但北京的夏天仍然是炎热无比。

关注二:立秋之际的暑热

明天,我们即将进入立秋节气。立秋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节气,虽然立秋后还有处暑,但立秋时的暑热仍然不可小觑,被戏称为“秋老虎”。虽然午后依然闷热潮湿,但毕竟难熬的暑热天气已经步入后半程了。

气象专家尹炤寅表示,从气象学角度看,立秋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仍会持续,因此天气并不会立刻变得凉爽。而关于今年的高温趋势,专家预测立秋后的几天内,北京应不会有高温天气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季的到来。按照气象学的定义,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才算入秋。根据此标准,北京的秋天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到来。

关注三:降雨与气候

今年入汛以来,北京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了近三成。据北京市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6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全市的平均降水量为329.4毫米,较常年同期的258.0毫米有所增加。尽管去年的降雨量属于极端案例,但今年的雨量仍然偏多,这主要受到阶段性大气环流演变的影响。

进入主汛期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北推进到华北地区,夏季风也带来了丰沛的暖湿气流。西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等地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北一带,为北京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降水。尤其是在7月20日至31日期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有明显的偏多。

根据气候中心的预测,8月华北地区的降水仍会偏多,气温也会比同期偏高。而立秋后的主要降雨过程则预计在8月9日至10日、17日前后以及26日至30日。市民们需密切关注临近的预报预警信息,以便做好防范措施。


今年立秋后是热还是凉快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