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食物描绘季节之变
秋冬之交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红枣、柿子、板栗和烤地瓜的陪伴。
红枣,这一食兼用的佳品,承载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一日食三枣,郎中不用找”,“门前一棵枣,红颜直到老”,这些关枣的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红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植物,其喜光、耐旱、抗风,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泛。
在,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一直有传统优势种植红枣。
近年来,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异军突起,红枣产业在其中独树一帜,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特别地,新疆的和田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了红枣的主要产区。
这里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呈弧形横贯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山麓向北的各河流冲积扇平原绿洲上,分布着丰富的红枣种植资源。
每天长达10小时的日照,全年220余天的无霜期,为红枣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碱性沙质土壤和冰山雪水的灌溉,为红枣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质,使得和田大枣果形大、颗粒饱满,果肉厚实、皮薄核小。
我国红枣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不论是《果树志·枣卷》中载入的700余个枣品种,还是新有的骏枣、灰枣、冬枣等品种,都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品。
例如骏枣,原产于山西交城,果大呈圆柱形或长倒卵形,单果最大可重达50克以上;灰枣则又名新郑大枣,干枣颜色深红、果肉致密。这些红枣品种各具特色,口感各异。
在和田地区,红枣种植面积广泛。预计产量和产值均十分可观。其中骏枣、灰枣等品种占据主导地位。
在和田地区,干制红枣是主要的产品形式。借助充足的阳光和干燥的气候,“吊干”技术被广泛应用枣的采收过程中。
红枣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在干旱少雨的南疆地区,红枣园还具有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
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片枣园,便是抵御风沙侵袭、保护绿洲的一道天然屏障。
回望全国,还有哪些地域好物值得推荐?网《好品》栏目期待与您一起发现更多“好品”,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