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泽川老师,身处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担任地理学科的教育工作,同时荣获江汉区学科带头人、江汉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以及江汉区百优班等殊荣。
地理学,作为一门探究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综合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高中地理学习,不仅要求我们理解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理事物与现象,掌握一些地理环境发展的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为现在与未来提供指导,以文明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核心价值观念
站在全局角度学习地理,需明确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面对当今世界的诸多挑战,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问题,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观念,以及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观培育。
二、培养综合思维
地理学的综合思维是理解地理知识及规律的关键。地理环境是由多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例,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都体现了整体性与动态性。学习地理时需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
学生们在学习时,可按照地理学的逻辑,从分解与综合两个维度来解决问题。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时,需关注整体性与区域性。在综合思维的指导下,学生们能够更全面、系统地认识与分析地理环境。
三、强化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要素特点与时空组合状态。从地理视角观察世界,考虑地理事物与现象背后的空间因素是区域认知的基本要求。区域认知涉及区域位置、特征、差异与联系、环境与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学生们需强化区域认知,培养“空间—区域”的视角,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比较和关联等方法来评价区域发展,预测区域未来,规划区域前景。
四、注重地理实践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是贴近生活的学科,考察、实验和调查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们需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解决真实的生产生活地理问题。
从新高考评价的角度来看,地理实践力要求学生们具备相应的行动能力,以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们若想高效地学习高中地理,应明晰地理学习的素养要求和能力要求,以路径清晰、有的放矢的态度来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