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1》
午后时分,麻花偶然品尝了一泡肉桂茶。
令人意外的是,泡出的汤色竟是泛着微微的红色。
虽然色泽的透明度尚可,但看上去却颇似桃红葡萄酒的色泽,深得发红。
“莫非,是误拿了红茶?”心中不禁生出了疑惑。
怀着好奇的心情,麻花轻轻啜饮了这口茶汤。
茶汤中透出一股酵味,微带酸意。
汤感不清爽,更没有品尝到肉桂特有的辛锐感。
哦,又是一泡做青过头的岩茶。
在武夷山人的说法中,这样的茶被称作“做红了”。
否则,肉桂不可能散发出这样的味道——一股红茶的味道。
(后文删去重复或可引起读者相似疑虑的部分,更直接地探讨问题)
识别次品的关键在于感官判断——如何从“香气”与“滋味”上区分。
《2》
好的肉桂茶,不应带有其他茶类的香气。遵循武夷岩茶的标准风味,应具有岩骨花香、香甘清活的特点。
如果在品饮时遇到带有清香铁观音、无香气的普洱或发酵过头的红茶等异味的肉桂茶,那么其品质定然不佳。
做青的工艺要求做熟做透。若在肉桂茶中品出熟悉的铁观音味,那可能是做青程度不够,导致青味明显。
如果肉桂茶在存放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复焙处理,长时间存放后会导致其原有的火气消散,水汽侵入,使得香气和滋味受损。
《3》
品饮茶水时如遇到令人不快的味道或口感,例如就让人不悦的怪味、明显的苦涩等,应避免购买或饮用。
在挑选岩茶时,除了看眼缘外,更应注重第一印象。优质肉桂的茶香和滋味应该具有明显的特征——花香落水、桂皮香突出、汤感丰沛且韵味持久。
反之,如有明显的苦涩味、生涩感或浓重的苦味等不愉快的味道,则应避免饮用。
《4》
购买时应警惕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形。用其他高香茶类如黄观音等冒充肉桂的行为,或是大量拼入肉桂中以次充好。这种做法都会拉低产品的品质。
同样地,对于山场不正或是冒充正岩茶销售的肉桂也应保持警惕。新手往往容易受到误导而误判其品质。
《5》
对于外观破损严重、条索破碎的肉桂茶应避免饮用。因为这样的产品往往在制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或是在运输中受损。
焙火过程中如若控制不当,也可能导致岩茶失去活性或产生焦味等不良风味。
《6》
总结而言,判断一泡好肉桂的标准在于其香气和滋味的直观表现。
不好的肉桂在这两点上往往表现平庸甚至糟糕——如出现发酸、红茶味等不良味道。
在选购和品饮时都应注重这些感官上的细节以辨别其品质优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