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部分单位的选拔提拔中,对拥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求逐渐凸显,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其利弊何在?又起到了何种积极作用呢?
强调基层工作经验是高层领导深思熟虑的决策,具有其必要性。这背后蕴多方面的考虑和益处。
第一点,基层工作是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必由之路。
非基层实践工作者往往难以理解基层实际工作所需的工作量和时间。如果仅凭制定方案而不考虑实施情况,这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上级部门往往不直接产生干事的价值,需要通过方案实施和领导布置任务给基层来完成具体工作。如果不了解基层工作的正常时间分配,很可能导致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再向其他部门布置与实际不符的工作任务只会使基层疲于应对。这就如同一副对联所描绘的情景:“上级布置任务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层应对任务时掺杂水分、水到渠成;横批:现实之困。”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达到为服务、社会管理的真正目的。
第二点,基层工作是培养正向情感的重要场所。
有些事情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才能深刻理解。例如,一次交通的严重性,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有真实的感受。只有在基层与人们进行接触,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并非仅仅通过观看电影或数据所能替代的。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冷漠无情的机器人来提供服务。
第三点,基层工作是了解真实情况的重要途径。
在高层看来,很多事情似乎都有解决办法,但到了基层才发现问题重重。基层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在频繁应对上级任务的努力寻找时间来真正干事。他们面临的压力巨大,需要与各方周旋,休息时间变得十分奢侈。我们不需要那些“脱离群众、一拍脑袋就决定方案”的公务员。
强调基层工作经验并非只是为了给“镀金”。
其一,要求公务员从基层干起,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就像新入职的公务员需要先从基层开始工作一样,随着经验和能力的提升,他们将有机会向上晋升。
其二,应该优先提拔那些在基层有出色表现和群众基础的工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领导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这样的更加贴近基层和群众,是基层为民服务的典范。
其三,强调基层工作经验并非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镀金”。有些工作人员为了提升机会而选择暂时调往基层。这种行为应该得到适当的限制和纠正。
最后一点,应该适当减少对提升的过度限制。
逃避基层是当前的一种现实问题,它不仅让基层工作人员感到不踏实,同时也为向上攀升提供了机会,容易滋生。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树立基层第一的思想,让真正的工作人员去干事、去战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至上、基层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