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精神卫生协会(NMHA)所发起的“儿童心理康健议题”活动指明,儿童抑郁症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其背后涉及家族抑郁史、生活压力以及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这其中,诸如失去主要照料者、家庭离异、遭遇等生活事件,还有生理疾病的累积,都可能成为其。
对于遭受、被忽视或是经历其他创伤事件的儿童,以及身患慢性疾病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尤为升高。抑郁症在儿童身上常常伴随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一同出现,如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及障碍等。临床抑郁症的青少年更容易面临物滥用的问题。
当孩子罹患抑郁症时,他们可能在学业上表现不佳,被社会孤立,与家人及朋友的交往也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儿童抑郁症与风险的增加紧密相关。自1960年以来,年轻人的率已近翻倍增长,成为5-14岁儿童的第六大死因,在15-24岁人群中位列第三,对大学生而言亦是第二大死因。
那么,儿童抑郁症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孩子可能会经常感到悲伤,泪流满面或哭泣。他们可能产生绝望感,与朋友和日常活动疏远。缺乏热情和动力、能量水平下降都是常见的症状。饮食和睡眠习惯的显著变化、情绪的易变和激惹、频繁的身体不适如头痛和胃痛等也是其表现。
还有可能表现为优柔寡断、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价值感的降低和过度内疚感。对于拒绝或失败特别敏感、艺术创作中偏向暗色调、涉及持续悲伤主题的游戏或言论中频繁出现关于死亡、或自我毁灭的想法等,都是需要警惕的信号。
若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该怎么办?
需注意,这些症状也可能与身体疾病相关,如甲状腺问题、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系统疾病等,或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慢性过敏等引起的。准确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年幼的婴儿和学步幼儿,虽然他们不能像大一些的孩子那样明确表达情感,但若是表现出孤僻、不常微笑、不玩、不与人交流以及体重减轻等情况,也需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