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共享单车计费步入“十分钟时代”。
近期,共享单车平台的费用调整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原先的起步价1.5元/15分钟,如今已被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超出部分则以每15分钟1元的费率计费。
这一变化让外界察觉到共享单车可能存在的变相涨价趋势。有网友晒出账单,显示12分钟13秒的骑行费用为2.8元,现已调整为前10分钟1.8元的价格。
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的调查,不同城市的共享单车计费标准存在差异。在武汉、成都等地,周末的起步价调整为前10分钟1.8元,而广州和北京则分别为1.5元/20分钟和1.5元/30分钟。记者还发现共享单车的连续包月价格也有所上涨。
共享单车企业向记者表示,大部分用户的骑行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从30分钟到15分钟再到10分钟计费,这种调整旨在提高共享单车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实现更高的收益。
记者联系了滴滴青桔、哈啰单车、美团单车等平台,但截至发稿时仍未获得回应。
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新的计费标准,连续包月的价格也有所上涨。
在武汉、成都、广州、西安等地,共享单车已经实施了新的计费。以成都和武汉为例,滴滴青桔在这些地区的起步价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而在其他城市,如哈啰单车,平时的起步价与滴滴青桔相似,但在节假日和周末,前10分钟的费用则为1.8元。
相比之下,美团单车在广州的计费时间虽未变,但价格有所调整,从原来的1.5元/15分钟调整为1.5元/20分钟。而在北京,哈啰单车、滴滴青桔、美团单车的起步价仍为1.5元/30分钟。
记者发现,有些城市的共享单车起步价并非最高,如在沈阳等城市,哈啰单车和滴滴青桔的起步价已是2元/30分钟。
除了起步价上涨,共享单车的包月价格也在悄然上涨。
以美团单车为例,其30天骑行卡原价35元,北京部分地区折扣后价格为18.8元,连续包月首月为13.8元。而在滴滴青桔和哈啰单车,连续包月的价格也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回顾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五颜六色到如今的“三足鼎立”,共享单车企业正步入精细化运营时期。运维成本的居高不下迫使平台通过调整计费策略来维持运营。
行业专家表示,共享单车的调价并非终点,而是行业发展的一种结果。平台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单车利用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虽然涨价引发了部分用户的关注和讨论,但长远来看,随着企业运营能力的提升和技术突破,未来市场价格可能会有涨有跌。
各城市共享单车的定价不仅依据城市级别设定,还受到运营投入的影响。大城市的运营成本包括车辆迭代、仓储管理、人工成本等通常高于小城市。随着车辆换新和精细化运营需求的增加,成本也会相应体现。
对于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和未来价格体系,持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需要更多监督和听取各方意见,也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动态调整过程中,涨价和降价都是可能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