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细则

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细则

术语解释

本文涉及的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工艺装备管理及其相关流程。以下是对文中涉及的术语的具体解释:

1. 工装:指的是工艺装备,包括工位、专用工具、夹具、检具、模具等,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具和装备。

2. 标准工装:指已经纳入标准的工艺装备,如量具、刀具等,这些工装的型号可以直接购买。

3. 专用工装:专为特定生产需求所开发制作的工艺装备,如模具、检具、夹具等。

4. 实物管理:对实际存在的工装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使用、维修、保养、存储等一系列活动。

5. 生准科:即生产技术准备科,负责非转固工装实物台账管理等工作。

6. 工艺装备科:负责工装开发规划和计划管理,包括工装制作、验证、验收、整改等。

7. 工艺科:参与工装实物的验证、验收、检验、整改等工作,并负责对使用单位的工装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考核。

8. 采购科:负责供应商物流的归口管理及、包装的推进与改善。

9. 固定资产类工装:指达到一定价值的工装,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10. 非转固工装:指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装,其管理相对灵活。

11. 工装实物管理的基本原则:指在使用部门负责实物的直接管理责任,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责任的原则,确保工装实物的有效管理。

工装实物管理内容和规定

一、工装实物的出库、转移及台账管理

工装验收合格后,需进行出库管理,并由工艺装备管理科出具出库单。这个单据将作为生准科建账、使用部门正式接收的依据。对于需要建账管理的工装实物,出库单会进行标注,未标注的则不纳入工装账务管理。

二、工装实物的日常、检查、盘点管理

工装实物需要有专职(或)的工装管理员进行管理,确保账、标识、物三者相符。日常管理中,需要确保工装实物台帐记录内容与实物相符,并且工位实物要按设计要求存放物品。还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盘点,检查结果需出具检查报告。

三、工装实物的改善与维修

对于需要改善或维修的工装实物,需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工艺装备管理科提出改制方案。在厂内有能力进行改制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厂内进行改制。各部门不得私自对工装进行改制与改装。

四、工装实物的信息反馈

使用单位在使用工装实物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安排维修或反馈。对于由于未及时反馈造成的批量质量问题及安全,由使用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五、工装实物的报废、处置


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细则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