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验

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

精彩内容

“跨学科融合”教学单元设计概览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被定位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关键内容。此学习任务群旨在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学习与运用领域相联结,围绕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接下来,我们将以“诗歌”单元为例,探讨如何进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一、何为“跨学科融合”学习?

语文的“跨学科融合”学习,本质上是在保持语文学科核心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建立关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完成语文学习目标的拓宽学习的领域,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课程中,“跨学科”并非简单地“去学科中心”,亦非将多门学科知识杂糅拼凑。有时过于注重跨学科而忽略语文本质,例如教授《赵州桥》时涉及过多的建筑科学知识,便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跨学科融合应坚持语文本位,植根于语文学科基础,与其他学科进行有联。

二、为何要推行“跨学科融合”学习?

人类的学习历程表明,真实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设置“跨学科融合”学习任务群,正是为了推动语文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这种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三、如何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

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首先应明确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即“学习通用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设计应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和学科大概念为出发点,把握学科大概念与其他学科概念的关系。教师需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闻话题、生活问题等,以此为起点设计学习任务。

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是关键。这需要将学生的已有认知与课程内容相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设计大任务与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四、大概念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关系

大概念教学注重与真实生活的关联,这与“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在问题解决的逻辑下,以学科大概念为基点,整合相关学科的核心思维与方法,能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理解。

五、以“诗歌”单元为例的实践操作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歌”为例,教师在进行综合习活动时,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诗的本质。通过补充现代诗的发展历史以及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演变等内容,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现代诗。

在创作现代诗集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到美术的封面设计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分享技巧等。整个过程中,学生以“理解现代诗”为核心知识,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开展综合习活动。


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