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制造费用的相关解析
制造费用是在生产多种产品时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其中包括生产部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机修费以及停工费等。当仅生产单一产品时,则不存在制造费用分摊的问题。
针对制造费用的分摊,有五种主要的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率法。这种方法依据生产工人所消耗的工时来分配制造费用。它适用于生产统计完善的情形,即能够准确统计工人生产某产品的工时,且各产品市场价值相差不大。
例如,某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且拥有完善的生产统计基础,能精确记录工人生产各产品的工时。A、B两种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差不大,故可采用此法进行费用分摊。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率法。此方法相对简单,工资比率易于获取。它要求生产产品间的劳动力交叉情况较少或几乎没有。为解决劳动力交叉问题,部分公司会实施劳资买卖关系,并可通过考勤机等设备进行管理。此法的核算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那些人力资源有限、生产产品不多且未设立专门生产统计部门的企业。
三、机器工时比率法。该方法需有人统计机器使用时间,适用于产品制造主要依赖机器完成、人工仅起辅助作用的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可考虑采用此法。
四、年度计划分配法。此法适用于开展企业预算工作、能可靠获取产品市场价值的企业。它通过产品市场价值与会计成本的关系来分配制造费用,将制造费用与产品价值相结合,有助于反映产品的成本配比关系。若某种产品的分摊制造费用加直接成本小于零,则说明该产品缺乏市场价值,可考虑停止生产。
五、直接成本比率法。虽然这种方法利用直接成本的比率来分摊制造费用,但因其科学性不强,所以并不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