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剑洋
春节假期的乡村消费市场景象可谓活力四溢。农村大集上鲜花销售火爆,乡镇影院“一票难求”,加之以旧换新的推动,乡村市场展现了新的机遇。
从曾经的“有啥买啥”,到如今“啥好买啥”,乡村消费的风貌正在转变。乡亲们不再仅仅追求填饱肚子,而是开始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消费新风在乡野间劲吹,网络购物成为新的习惯,休闲旅游也成为新的选择。这些消费新需求、新场景为乡村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数据显示,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1%,增速比城镇快1.4个百分点。这一亮眼的数据背后,反映了乡亲们日益的腰包所积聚的消费新势能。
城乡循环更加畅通,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加速下沉,城乡交通网络不断织密,县域商业体系更加健全。这一切都为丰富、优质的消费品进入农村打开了大门,同时也让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得以摆上商超货架。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为我们扩大了内需提供了新的机遇。
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乡村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当前乡村消费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商品种类不够丰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快递进村”不够顺畅等。为了疏通这些堵点,我们需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推动乡村消费提质扩容,打开乡村消费的新空间。
为了促进乡村消费,我们应该瞄准“能消费”,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我们也要聚焦“愿消费”,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推动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渠道畅通。我们还要“敢消费”,不断提升农村市场监管水平,营造良好乡村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