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缺陷分类及运维管理要求
1. 设备缺陷分类
(一)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的,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火灾等,需要立即处理的缺陷。
(二)严重缺陷:对人身和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三)一般缺陷:除危急和严重缺陷之外,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2. 缺陷处理
(一)发现与记录:运维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内,初步对缺陷定性,并上报。
(二)汇报:
1. 危急缺陷:立即向上级、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要求立即停电处理。
2. 严重缺陷:立即向上级、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要求尽快处理。
3. 一般缺陷:定期向上级报告。对属于运维人员职责范围内的维护类检修消缺,人员及时处理。
4. 对严重缺陷,如有必要报告时可以以书面形式上报。
3. 运行分析
运行分析应包括对设备缺陷的分析,运维人员应掌握缺陷的发展及其处理情况,对影响运行安全的缺陷应作好预想。
4. 设备维护与管理
(一)定期汇报:每月分类汇总配电室现存全部设备缺陷,按规定上报。
(二)定期切换试验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标中定期切换试验工作要求。发现设备有缺陷、隐患的要立即上报,并根据上级要求安排维修。对定期切换或启动设备的操作较复杂或涉及安全者,其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应纳入现场运行规程。
(三)“三会四定律”管理要求:设备运行测温工作分为计划普测与重点测温。设备测温工作应使用成像仪完成。对于无法进行测设备,应采取其它测温手段。蓄电池定期试验应按照相关规程的要求进行。新建、改造后的电气设备应及时进行测温等试验。配电设备定期试验包括信号系统试验、高频通道对试等。设备维护检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制定制度并执行。设备维护检修目标包括日常维护、一级维护、检修以及试验等。电气设备需定期做预防性试验以确保其符合运行条件。对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抢修。在日常维护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解决并做好记录。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记录等技术资料应归档管理。
5. 设备维护检修标准与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