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渐至,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市场上的驱蚊产品愈发火热,蚊虫之战一触即发。近日湖北枣阳发生的一起驱蚊手环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驱蚊产品,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产品真的靠谱吗?它们又含有哪些成分呢?
在各大购物网站中,输入“驱蚊手环”,你会发现有超过1.9万件相关产品。其中许多针对儿童设计,价格从几毛到几十元不等,且大多宣称采用纯天然成分,安全有效。质量却参差不齐。
那么,驱蚊手环是否真的如商家所宣传的那样神奇呢?为了探究真相,我们进行了实验。我们请来了几名志愿者,让他们佩戴驱蚊手环在草丛中站立,观察其是否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经过实验发现,驱蚊手环在预防蚊虫叮咬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且部分手环的气味过于刺鼻,长时间佩戴令人难以忍受。那么,这种刺鼻的气味究竟是由什么成分产生的?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将市面上购买的三种驱蚊手环送至专业化学毒理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其中两种样品含有驱蚊胺和化学香精等成分,而另一种样品中避蚊胺的成分则是微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避蚊胺又被称为二乙基键甲苯氢胺,具有一定的毒性。专家指出,若产品完全纯天然,价格通常会较高。市面上的几十元驱蚊手环大多含有化学成分。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副吴晋提醒我们,长期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驱蚊产品可能会引起鼻塞、流鼻涕、疼等症状。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病人来说,还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更长时间使用一些含有驱蚊胺的化学品,甚至可能引起肺部癌症。
在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驱蚊产品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特别是对于没有严格市场监管标准的驱蚊手环等产品,其产品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如何让大家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