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的拼音_馄饨的制作方法

2024-12-1700:24:42精选资讯25

馄饨(hún tun),粤语称“云吞”,英文译作Wonton或Huntun,是中间传统面食之一。其起源与饺子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两者在演变中逐渐分化。

西汉时期,扬雄所著的《方言》中提及的“饼谓之饨”,指的就是馄饨的起源。其中,馄饨的特点在于其夹肉馅,经过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为“汤饼”。古代人曾将馄饨视为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因此称之为“浑沌”,后来根据汉字构造规则,逐渐演变为“馄饨”。

据传,在冬至这一天,京师各大道观会举行盛会,道士们唪经、上表,以庆贺元始天尊的诞辰。认为元始天尊象征着混沌未分的状态,因此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人们认为“馄饨”与“混沌”谐音,吃馄饨即是打破混沌,开辟天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不再解释其原义,而只是被看作是节令饮食。

在许多地方,冬至有吃馄饨的风俗。例如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人们就会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以祭祀祖先。馄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地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喜爱。比如成都市的龙抄手,以其皮薄馅嫩、味美汤鲜而著称;重庆市的过桥抄手则讲究包捏和调料多样。而在上海,老城隍庙的松运楼三鲜馄饨以其馅料讲究、薄皮包馅和味色鲜美而受到食客好评。

关于馄饨的起源,还有一段关于吴越春秋时期的故事。当时吴王在宴会上吃腻了山珍海味,西施便包制了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他。吴王对其赞不绝口,询问这是什么点心。西施随口回答“混沌”,以纪念她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将这种点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在制作上,馄饨与水饺有所不同。馄饨的皮为边长约6厘米的正方形或等腰梯形,而水饺皮则为直径约7厘米的圆形。馄饨皮较薄,煮熟后具有透明感。由于馄饨和水饺的皮厚薄不同,相同数量的馄饨和水饺在煮制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在吃法上,馄饨注重汤料,而水饺则更侧重于蘸料。广东地区有炸馄饨的做法,将馄饨放入热油内炸至金黄香脆。而在广西百色市,人们喜欢甜食,因此有了甜吞的吃法。福建闽北地区的扁食则只使用猪大骨熬出的清汤为汤底。

在国际上,意大利的面食Tortellini/Tortelloni与南方的馄饨在形态和包裹方式上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面皮的成本差异和用蛋量的不同。而馅料方面则丰富多彩。俄罗斯、乌克兰等的饺子与饺子在外观和制作方法上也有相似之处。

在其他和地区,如韩国、突厥或伊朗等国,与的锅贴、炸饺子或灌汤包类似的食品被称为Manty、Manti、Mantu、Mandu等。这些名称虽然与汉语中的“馒头”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食物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