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是一片广袤的原野,那么随和则是其间的蜿蜒河流,默默地穿越并滋养着这片大地。原野因为有了水的滋润而更加生机勃勃。
若将生活比作明净的天空,随和便是天空中那飘渺的云朵,使得天空更为美丽动人,充满了灵动之美。
随和,不是唯唯诺诺的表现,而是彰显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洒脱与不羁。随和之人,亦能淡泊名利,不为物欲所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随和的人,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他们拥有好人缘、好运气。这种随和,实则是一种内在的素质、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深邃的能力。
随和的人知道如何与人为善,他们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展现谦逊谨慎的态度。他们既能坚守底线,又不失尊重他人。他们说话有分寸、知轻重,不会因小事而喋喋不休。这种随和,使他们更懂体贴、更懂低调与隐忍,散发出一种亲和力,更容易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谐相处。
以沈从文为例,他的随和性格使他赢得了众多朋友的帮助与支持。在他从湘西走向北京的道路上,尽管遭遇重重苦难,但他的朋友们都愿意伸出援手。在寒冷的冬日,写作时手被冻得通红,郁达夫鼓励他、照顾他,资助他零花钱。沈从借随和的和高贵的人品,赢得了大家的青睐。
随和的人不仅与人为善、尊重他人,他们也懂得宽容自己、宽容世界。他们不钻牛角尖、不执死理、知足常乐。他们眼光长远,不会过分计较得失。这种宽宏洒脱的心态,使他们潇洒豁达、拿得起放得下。世上之事,往往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心态随和了、看淡了,好运自然来临。沈从文面对张兆和的拒绝和姐姐的嘲讽,并未生气,而是继续真心对待张兆和,最终抱得归。
真正的随和是一种稳定的能力,不是一时的表现。长久的随和,是随和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具备很强能力的一种体现。他们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人生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与进步空间。沈从文的后半生经历世事沉浮,但他的随和支撑他走下去,面对逆境保持从容。
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心态、一种能力。随和的人拥有好运、好命、美好的未来。随和让他们在任何境遇中都能保持淡泊与从容,解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这样的随和之人是生活中的佼佼者,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