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意义_压岁钱的来历故事

2024-12-1023:11:45百科知识12

春节,是人心中承载着深厚情感与期盼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从除夕之夜直至正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家族中的小辈总会向长辈敬拜,而长辈则常常给予儿孙们一份“压岁钱”,寓意着祈求孩子们度过一个安稳无虞的岁月。

压岁钱,这一民俗传统源远流长。历史记载表明,此习俗可追溯至唐代。当时,天宝年间,宫廷内广泛撒钱以作庆贺之事,而这些钱币不仅仅代表着喜庆,更是长辈们为新生儿辟邪消灾的庇护。

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富有深意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被称作“祟”的小妖怪,它会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出没于各家各户。一旦它触碰到熟睡中孩子的头,孩子便会高烧梦话,病情退去后却可能沦为。大人们惧怕“祟”的侵扰,常守夜不眠以保护孩子,这一习俗也称为“守祟”。

曾经有一对老来得子的夫妇,他们对这个孩子珍爱有加。在年三十的晚上,他们害怕“祟”会加害于孩子,于是便取出八枚铜钱与孩子嬉戏。在孩子疲倦入睡后,这对夫妇小心翼翼地将这八枚铜钱用红纸包裹起来,放置于孩子枕头之下,并彻夜未眠守护在旁。

大约在三更半夜时分,一股阴风突然吹开了小屋的门,油灯也随之忽明忽暗。那“祟”如幽灵般出现在孩子床前。当其伸出的毛手即将触及孩子头顶时,枕边的红纸包突然迸发出耀眼的金光,“祟”被这突如其来的金光所惊吓,尖叫着逃之夭夭。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