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传统习俗中,过年时祭奠祖先是汉极为重视的一项仪式。除了年三十日上坟之外,挂家堂“轴子”也是一项具有特色的习俗。
“轴子”,在某些地方也被称为“族子”,其实是一种记录已故祖先、长辈或同族人姓名的卷轴。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它,以此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在挂上“轴子”的人们会在其前方设置供桌,并摆放供品,以此向神灵和祖先表示敬意。
“轴子”的尺寸通常较大,其宽度约为1.46米,高度约为1.85米。它的内容呈现方式是固定的,上方通常会描绘两位端坐的老人,从他们的位置就能看出其尊贵的地位。
在“轴子”的中部,有一条长长的甬路,两侧则画有一排排整齐的格子,这些格子就是用来记录已故家族成员的名字的地方。
名字的排列有严格的规矩,男性名字通常在左侧,女性名字则在右侧,夫妻二人的名字会左右对称呼应。辈分高的人的名字会排在上方,并按照辈分的高低依次向下排列。
过去的社会观念中,男性受到尊崇,而女性则相对低微。未有正式名字的女性常常只能以“某某氏”等称谓记录。
除夕之夜,人们会在“轴子”前点燃香火和蜡烛,邀请祖先与家人共度新年,同时也祈求祖先的庇佑,希望家族能够人丁兴旺、昌盛繁荣。
如今虽然有些家庭不再严格遵循传统习俗,但挂上空白的“轴子”依然是一种对先祖的祭奠方式。
有的家庭可能选择不挂家谱轴子,而是以财神爷的画像来代替。您所在的地方也有过年时挂家堂“轴子”的习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