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繁花满径,千朵万朵低垂枝。
彩蝶翩翩留连戏,莺歌声声啼。
创作背景:
杜甫在定居成都草堂后,于上元二年(761年)或宝应元年(762年)的春天,曾饱经离乱之苦。他于西郊浣花溪畔建起草堂,此处遂成为他离乱后难得的安身之所。某年春暖花开之时,杜甫独自漫步于锦江江畔,欣赏着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分外舒畅。此情此景触动了他的诗心,他写下了这首诗篇。
译述:
黄四娘家门前的路旁,鲜花怒放,数不尽的花朵将枝条都压弯了腰。戏蝶在其中久久留恋地翩翩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欢快地唱着歌,清脆悦耳的歌声恰到好处。
赏析:
杜甫的这首诗,描绘了他独自漫步江边时,偶遇黄四娘家周围繁花似锦的景象。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黄四娘家繁花满径”,点明了地点与季节,同时展现了花朵繁多的景象,为整首诗铺设了绚烂多彩的背景。
次句“千朵万朵低垂枝”,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繁盛与重量,使读者仿佛能触那些沉甸甸的花枝。
第三句“彩蝶翩翩留连戏”,通过彩蝶在花丛中的飞舞,衬托出花朵的芬芳与美丽。
末句“莺歌声声啼”,以小黄莺的清脆歌声作为收尾,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总体而言,此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动人,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