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层生成序列的探究
在未出现地层颠倒的境况下,岩层的生成顺序,普遍遵循着两个规律:
一、老在下新在上:意味着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上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晚;
二、先成后侵:当有岩层被其他物质侵入时,这表明了侵入岩的形成时间晚于被切断了原有岩层的时间。
如图所示,沉积过程①后形成断层②(地层倾斜、侵蚀),再次沉积③,随后有侵入行为④(侵蚀后继续),再沉积⑤(地层再次倾斜、侵蚀),最终沉积⑥,形成了现今的地表景象。
图1 岩层的生成顺序图解
关于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甲地层经过褶皱后,该地区后续发生的活动选择为( )。
A. 沉积、侵蚀、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侵蚀、沉积
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
D. 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答案:D
深度解析与细致分析:
(1) 分析图中的岩层位置。图中甲岩层位于下方,为沉积岩Ⅱ;上方则是横条纹的沉积岩Ⅰ,而花岗岩自下而上贯穿了两层。因此初步判断,甲岩层先形成,沉积岩Ⅱ后形成,花岗岩的形成时间最晚。
(2) 进一步确认岩层的生成顺序。甲(沉积岩Ⅱ)在下方且岩层弯曲,但在甲与上方沉积岩Ⅰ的交界处,弯曲的岩层变得平直,这可能意味着先前受到了侵蚀作用的影响。随后,上方沉积岩Ⅰ进行正常沉积,花岗岩自下而上侵入,形成了当前的地形。选项D是正确的。
- 三大类岩石的探究
本题例较为基础,解决问题的思路是:
(1) 首先根据岩石的位置初步判断其生成顺序。
(2) 再观察岩石交界处的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地层颠倒”,进一步确认岩石的生成顺序。
地球上的岩石按成因主要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一、岩浆岩:
地幔中的岩浆因内部压力而在地壳上部侵入,冷却凝固后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若岩浆继续向上冒出地表,冷却凝固后形成岩(如玄武岩、安山岩及流纹岩)。
二、变质岩:
受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影响(即高温、高压环境),原有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岩石(如片岩、片麻岩及大理岩)。
三、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如风化及侵蚀作用),被分解成碎屑物质,再被搬运至地势较低处沉积并固结,最终形成岩石(如石灰岩、砂岩及页岩)。
图2 三大类岩石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