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什么意思_大暑时节的气候特点

2024-11-2800:13:58百科知识15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中旬,太阳到达黄经120°。这个节气标志着一年最热的时光,也恰逢“三伏天”中的“中伏”时期,气温极高,持续的热浪席卷大部分地区。大暑时节,不仅天气酷热,而且一些传统习俗也在此时盛行,如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暑,月中为大暑,气候愈加炎热。”大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是热浪更加猛烈,特别是与小暑相比,气温明显升高。这个时期,不仅气温高,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也常常伴随发生。大暑正值农作物的生长期,但也是灾害频发的时段,旱涝灾害尤为突出。

大暑属于夏季,通常是气高峰期。今年,大暑期间,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持续的高温天气,尤其是华北、东北、华东等地,降水相对较少,气温持续偏高。预计江南、江淮、华北等地的日间温度会达到38℃至40℃,局部地区甚至会创下极端高温纪录。西南地区、等地也将面临强降雨,多地的降水量可能会比往年偏多一倍。

高温天气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尤其明显,常年大暑期间,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使得江南、江汉等地出现高温并伴随长时间的干旱天气。今年6月,南方部分地区气候较为凉爽,但进入大暑后,真正的夏季高温开始显现。预计在7月下旬,江淮、江南等地将迎来持续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可能会经历长达6-8天的高温高湿天气,而华北南部、、华南等地也将迎来3-5天的酷热期。

总体来看,大暑不仅是高温频发的节气,也是防暑降关键时刻。公众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在阳光下,以免中暑或引发其他热相关的健康问题。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