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象征美满与圆满的祝福
释义:
“花好月圆”是指花朵盛开、月亮圆满,常用来比喻事物美好而圆满,尤其是在祝贺新婚时,表达对新人生活幸福、完美的祝愿。
出处:
这一成语出自宋代词人张先的《木兰花》一词。原文中,张先写道:“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此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景象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难以永恒的情感波动。
示例:
“在这个中秋的夜晚,花好月圆的时光里,家人们齐聚一堂,共同赏月,品味着团圆的滋味。”
语法:
“花好月圆”作为联合式成语,可以作谓语或定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美满,特别是在新婚或家庭团聚时。
近义词:
新婚燕尔
鹤立鸡群
欢聚一堂
反义词:
云散
花残月缺
泪水满巾
成语的典故与背景
成语“花好月圆”出自北宋词人张先的《木兰花》一词。词的原文如下: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
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译文:
词中,张先通过“花月满”表达了人们共赏花开月圆的美好愿景,而随着人们的离散,曾经的欢情渐行渐远,仿佛消失在无尽的云海中。那些曾经的美好,犹如过眼云烟,逐渐模糊成不再可触及的梦境。接下来的几句,张先通过草木竞相争春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因离别而生的孤独与惆怅,甚至连春光也显得愈加漫长与令人沉痛。
此词表达的是一种感慨——尽管世人向往着花开月圆的美好时光,当这一切的美好如期而至时,人们却因种种原因散开,留下的只是空寂与遗憾。词人用“花好月圆”反衬人生的无常与不能兼得,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残酷现实。
经过后来的演绎和赋予新意,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转变为美满与圆满的象征,特别是在人们的婚姻生活和家庭团圆时,“花好月圆”已成为吉祥与幸福的代名词,表达的是人们对和谐美满生活的祝愿。
成语的象征意义
“花好月圆”最初源于一种带有遗憾的情感表达,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象征意义逐渐得到了积极的诠释。今天,提到“花好月圆”,我们常常联想到的是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以及团圆的时刻。在中秋节时,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而花开则代表着生活中的繁荣与幸福。
无论是婚礼上的祝词,还是节庆时的问候,“花好月圆”已经成为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蕴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寻圆满的过程中,也要珍惜当下、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
成语“花好月圆”背后,凝结了古人对于美好与圆满的向往,也折生活中的一种理想与遗憾。这种意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一份悲切的感慨变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幸福的美好祈愿。无论在何时何地,这个成语都提醒着我们珍视当下的圆满时刻,向往那份无忧无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