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后的普洱茶,既让人爱不释手又让人心生敬畏。其香醇的口感,常令人垂涎欲滴,然而在品尝之前,必须先面对一个挑战——撬茶的技巧。
处理普洱茶时,必须小心谨慎,只有恰当的手法才能保持茶叶的完整,减少碎屑,从而泡出最佳的口感。通常需要撬动的茶叶大多是通过紧压工艺制成的,如茶饼、茶砖和沱茶等。
撬茶自然需要工具辅助,徒手操作则显得不明智。撬茶的工具包括茶刀和茶锥。
选择茶刀的小技巧:挑选时注意刀身适中,带尖的设计为宜(过薄易断裂,过厚难插入茶缝),过于尖锐或带刃的刀口需小心使用以避免误伤。
关于茶锥的介绍:有人将茶锥称作茶针,但实际上它们有区别。在茶道中,茶针通常是茶具六君子之一,用于疏通茶壶内网(蜂巢),以防止茶叶堵塞,保持水流畅通。
至于使用哪种工具更好呢?个人建议大片区域使用茶刀,局部区域则选用茶锥,但并没有固定规定,视个人习惯而定。
有了合适的工具后,就需要对症了。每种茶叶都有其特性,但只要掌握规律,就能轻松应对。步步为营
寻找缝隙:当茶叶经过重重紧压后,通常会结成团块。此时不宜使用蛮力,而应先观察,找到有缝隙的地方,再巧妙地插入工具进行“分离”。
以柔克刚的手法:紧压的茶叶更偏向于柔软而非硬碰硬。若用力过猛,容易被茶刀或茶锥误伤。撬茶时,一般的手势是一手持工具,另一手固定茶叶。
固定手法注意事项:按住茶叶的手应尽量与工具插入的角度保持平行,确保针(刀)头始终朝外,以防止意外伤到自己。
耐心与细心的重要性:撬茶是个考验耐心和细心的过程。要一层层地剥落茶叶,不要指望一蹴而就。仔细观察叶片的脉络,随机应变,才能保持叶片的完整并减少碎屑。
特殊茶叶的处理:如茶砖相对容易撬开,可立起来操作;而沱茶则较为紧实,尤其小号的可直接跳过撬茶步骤。
对于特别紧实的沱茶:可采用“蒸”的方式。在蒸锅中烧水煮开后放入茶叶,约3至5分钟后取出。经过蒸汽的处理后,再使用茶锥就容易挑开了。
不过走捷径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茶叶在蒸汽中会受潮。因此挑开后需将散茶放在阴凉处晾干一两天。
阴干注意事项:一定要采用阴干方式,不可风干或晒干。晾干后用棉纸包好,再放置两周。待水分完全挥发后用牛皮纸包好存入茶罐中。
面对上述繁琐步骤,或许有人会质疑其必要性。但正如泡制一壶好茶需讲究一样,撬开茶叶的每一个步骤和讲究都是为了更好地品味其香醇。
虽然撬茶费力些,但熟能生巧。在过程中你也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想到之后能品尝到的美妙滋味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