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灵之旅,时常伴随着对往事的沉思与探索。
时常不自觉地回首那曾经的黯淡时刻,不禁在岁月的漩涡中沉沦。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某些过去的事情、某个难忘的场景、某人的一句话,再次触动你的心弦,令你重新体验到愤怒、自责、委屈、羞耻等复杂的情感。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之时,这些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你难以入眠。
心理的迷宫里,存在着许多看似无解的死胡同,步入其中时毫无察觉,待想抽身却已为时已晚。
这种状态被称为“反刍思维”,是抑郁的征兆之一。就像动物反复咀嚼食物一样,人的思维也会在消极、负面的事情上反复徘徊,从而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怪圈。反刍思维分为愤怒反刍、性反刍和担忧型反刍三种形式。
大脑试图将坏事转好,但恐惧会放大危险,使焦虑加剧。这种思维犹如一脚刹车、一脚油门,导致心理上的冲突与内耗。焦虑者担忧未来,而抑郁者则纠结于过去。事实上,事件本身并不会对一个人产生多大影响,真正让人倍受折磨的是反复体验糟糕的情绪。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有效的方法来夺回对大脑的控制权。
及时喊停。当你意识到自己又开始陷入这种思维循环时,要大声说出“停止”,以此打断思绪的循环。这个“停止”的指令如同一个心理开关,命令自己下意识地服从。如果大脑不听从指挥,就多喊几遍,这样乱想的念头会逐渐减弱。
专注当下。保持正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当前的任务或活动。当负面想法出现时,不要评判其是非,而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让念头自然流转,保持清醒的觉察。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快乐,就不应该总惦记着过去,也不应过于担心未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当下,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快乐。
无条件地爱自己。有时我们会被过去的错误所困扰,感受到负感和羞耻感,无法原谅自己。我们要明白,事件本身并无意义,其意义是我们赋予的。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责的模式为爱自己的模式。我们要不断告诉自己:无论经历什么,都是值得被爱的,过去的自己也已尽力而为。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精神状态。有些事情我们会选择性地遗忘或不愿提及,但它们会在心底留下无形的伤痕。若发现自己难以摆脱负面情绪,不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将成为你的情绪支持者,用耐心陪伴你、帮助你修复心灵的创伤、陪你走过人生的低谷并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我是你的心灵伴侣吴,愿与你一同面对焦虑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