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滴定管_碱式滴定管图片

2025-01-1918:33:00百科知识24

滴定管,乃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容量测量工具,专为滴定分析而设计。其规格多样,包括5ml、10ml、25ml、50ml等不同容量版本。滴定管主要分为酸式与碱式两种类型,各具特色。

酸式滴定管下端装设了玻璃,十分适合存放酸液及氧化剂。而碱式滴定管则巧妙地结合了橡皮管与玻璃珠设计,能够有效控制溶液的流出,尤其适用于碱液的测量。近年来,更有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作的滴定管,这种材质的滴定管能够适应酸液与碱液的不同需求。

在使用滴定管时,需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操作原则:两检、三洗以及一排气。首先进行设备检查,确认滴定管的完好无损和密封性。正确装液、掌握恰当的手法也是操作的关键。

第一步,“两检”。首要任务是检查滴定管是否存在破损迹象,确保其不漏水。对于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需对进行涂油处理。

涂油步骤如下:清洗干净的滴定管被拔出,用滤纸擦干及其套子。在的粗端和套的细端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再将插入套内,来回转动直至呈透明状态。接着进行试漏测试,向滴定管内注入水,置于滴定管架上静置2分钟,观察是否有水滴滴下或缝隙漏水。旋转180°,再次观察,若无漏水现象,则可投入使用。

第二步,“三洗”。使用前需用自来水充分清洗滴定管,直至被水均匀且无条纹、不挂水珠。随后,依次使用肥皂液、洗液等进行洗涤,若无明显污渍,可直接用自来水冲洗。接着用蒸馏水冲洗2~3次。用欲装入的标准溶液冲洗2~3次,每次使用5~10mL溶液。

第三步是装液。将标准溶液从试剂瓶中摇匀后,确保滴定管的紧密关闭,开始装液步骤。左手握住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稍加倾斜以便接受溶液。右手持试剂瓶向滴定管中倒入溶液,直至溶液超过零刻度线。

紧接着是排气步骤。装液后需检查下端或橡皮管内是否有气泡。对于酸式滴定管,可通过快速转动使溶液急速流出排除气泡;对于碱式滴定管,需倾斜滴定管并向上弯曲橡皮管,然后玻璃珠上部分让溶液从尖嘴处,同时气泡。

在读数时需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滴定管夹上,去除管下端的液滴,视线与液面持平,读数精确到0.01ml。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弯月形液面,需读取相应的读数点。“蓝带”滴定管中液面呈现三角交叉点时,应取交叉点与刻度相交之点为读数。

在执行滴定操作时需注意多种细节。酸式与碱式滴定管的操持手法各不相同。务必确保在装液后气泡排尽。控制溶液速度在3~4滴/秒之间为佳,避免旋摇时液体溅出。请勿混用两种滴定管且遵循相应溶液的适用性原则。

此外操作完毕后应遵循“两检三洗”的原则对滴定管进行清洗和维护工作,每次使用完及时洗净并妥善保管以备下次使用。最后请记住,滴定结束后剩余的溶液不应倒回原试剂瓶中而是应当弃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