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朵颐的意思_朵颐的颐是什么意思大快朵颐

2024-11-2500:20:22百科知识15

成语“大快朵颐”常用来形容人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周易·颐》中的一句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这里,“颐”字出现在本卦的卦辞中,意思是“养育”,与食物、营养相关,因此这一卦的核心思想便是讲述养生之道。

具体来说,“舍”指的是“放置”,而“灵龟”是古人用来占卜的工具,象征着极为珍贵的财物。所以这里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忽视了重要的财富,去他人衣食问题,那就会带来灾祸与危险。

至于“朵颐”一词中的“朵”,有着“动”的含义。它本身指的是鼓动腮帮子嚼食物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吃东西的样子。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中,就有“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的描述,生动展现了“朵颐”的形象。

接下来,我们可以细分来看“朵”和“颐”这两个字的含义。

“朵”字最早出现在秦代的篆书中,原指禾穗下垂的形态,后来引申为指植物的枝叶、花朵等下垂的样子。它还衍生为量词,用于表示成群的花或其他团状物品,如“三朵花”。作为动词时,它特指鼓动腮帮嚼东西的动作,即“朵颐”。在某些情况下,“朵”也可以作为姓氏使用。

“颐”字本义为面颊或腮部。在《易经》及许多古文献中都有相关的用法,比如“支颐”和“解颐”分别指开怀大笑和笑容满面的样子。而“颐指气使”则用来形容高人一等的傲慢气态,指一个人以面部表情或下巴的指引来命令他人,显示出其权威。除此之外,“颐”也常常引申出“保养”和“养护”的意思。比如《易经·序卦》中提到:“颐者,养也”,而《礼记·曲礼》则说“百年曰期颐”,即到达百年是长寿的标志。

这一字还有很多相关词语,如“颐志”(培养志向)、“颐神”(保神)、“颐年”(延年益寿)等,均表达了以养生、保养为主旨的概念。

“颐”字在古文中有时作为助词使用,没有实际意义,类似于现代的语气词。例如《诗经》中的“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在这里“颐”只起到语气加强的作用。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是,成语“大快朵颐”中的“颐”并不是指肉块或食物的意思,而是指“面颊”或“腮部”,从而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享受美食时,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