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之经义
孝经释义:士章 第五章
《孝经》带拼音:士章第五,以孝道为根本,阐释了士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以侍奉父亲之心侍奉母亲,爱心无异;以侍奉父亲之心侍奉君王,敬意相同。故而侍奉母亲应着重于爱心,而侍奉君王则需着重于尊敬。这两种情感,皆以父为依托,尽显其中之精髓。侍奉君王以孝心,则能忠诚;以敬意侍奉长者,则能顺从。能保持忠诚与顺从,侍奉其上者,则可保其与俸禄,且能守住祭祀祖先的传统。
解释说明
[请自行核对/完善]
以孝敬父亲的情感去孝敬母亲,情感是相同的;同样,将对待父亲的敬爱之情转移至国君身上,那份敬重也是相通的。故在侍奉母亲时体现的是深沉的爱,而侍奉君王时展现的是真挚的尊敬。这两者兼而有之的,是父亲的位置最为显著。以孝心来侍奉君王会显得忠诚不二,以敬意来侍奉上级则会显得顺从有序。
能够做到忠诚和顺从,这是为官处世之基础。忠诚顺从于者,则可以保全自身的地位与待遇,更可以传承对祖先的祭祀之仪。此乃士人之孝道也。《诗经·小雅·小宛》中言:“早出晚归勤于职,勿辱父母生养恩。”
【深度解读】
本章书述说的是初级公务员的孝道原则。第一是要尽忠职守,第二是要尊敬长上。故列此为第五章。
孔子论之:“士人之孝道在于爱与敬的结合。爱由父及母,心怀同体之爱;敬由父及君,恭敬有加之态。”
爱与敬的孝道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母亲而言,侧重于爱;对于君王而言,侧重于敬。但当爱与敬并存时,那便是父亲的特殊之处了。
当读书人初入社会为服务时,应以事亲之道来事君,竭尽心力做好公事,这就是忠的表现。对于同事中的长者则应采取恭敬服从的态度处之不怠慢便是顺。”
士人之孝道首要在于对君王的忠诚服务。其次在于对年长位高者的和悦顺从。如此这般,长官自然会信任他是一个好;同事亦会同情并协助他。只要他的忠顺二字不失掉便可以用来事奉其长官了。
孔子引《诗经·小雅·小宛》之句意在初入社会的小公务员们应当早起晚睡勤勉工作不要因疏忽而玷辱父母之名声。”
【历史典故:救父】
汉文帝时期有一名叫做淳于意的人因得被押往治。他的女儿缇萦不畏艰辛长途跋涉至长安为父诉冤。她用真挚的话语感动了汉文帝并为其父求情最终使汉文帝废除了肉刑。”
词句注解与出处
[记住我们国学梦]
(⑴. 士:...)如前所述是对一种特殊爵位和职务的称呼。如《周礼》、《通义》等文献均有详述。
(⑵.) - (⑻.)等句子为各词语的具体解释和出处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