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市米东区的温馨一隅,王与权老人的家中,一场特殊的互动在3月7日上演。老人细心地为他的鹩哥“王宝宝”梳理着羽毛。
这只名叫“王宝宝”的鹩哥,会说地道的新疆话。当日,新疆晨报的记者造访了王家,一进门便被“王宝宝”的问候所吸引。它用那独特的口音问着“你好!吃饭了没有?”仿佛一个老友在亲切交谈。
王与权老人是乌市米东区的居民,他对花鸟鱼虫情有独钟。半年前,他在花鸟市场买下了这只鹩哥,并为其取名“王宝宝”。当时它还是个羽翼未丰的雏鸟,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语。王与权从那时起就开始与它交流,灌输语言。
在教“王宝宝”说话的过程中,王与权采用了独特的方法。他选择简单的词汇,如“你好”和“恭喜发财”,并反复教导。他发现“王宝宝”偏爱听女性声音,因为其音调高亢细腻,学起来更动听。
通过敲击笼子并伴随它喜欢的事物作为奖励,王与权逐渐形成了与“王宝宝”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让鹩哥学会了诸如“吃饭了没有”、“你好”等日常用语。而其独特的新疆口音,则是源于它对王与权女婿和自己的模仿。
除了模仿声线,“王宝宝”还有许多绝技。它可以模仿咳嗽、打喷嚏以及吹口哨等动作。当家人看电视声音过大时,“王宝宝”更会展现出“霸道总裁”的一面,大声要求“关掉”。这些技能并非教授所得,而是“王宝宝”自学成才,为王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鹩哥生性喜洁,每天洗澡是必不可少的。王与权认为,这不仅能让鹩哥的羽毛更加亮丽,还能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海峡,一个。”王与权持续教授着“王宝宝”新的语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