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可能都在好奇,家里冰箱24小时不停地工作,究竟会消耗多少电量?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答。我们可以通过冰箱上的能效标签找到答案。这个标签上,通常会显示一个“耗电量”参数,标明的是每24小时冰箱的电力消耗量,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冰箱全天通电所消耗的电量。
以常见的冰箱为例,一台容量在200L以下的冰箱,其24小时耗电量一般不会超过0.5度电;而对于400L以下的冰箱来说,耗电量通常不会超过1度电。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家冰箱的电费好像比这个标准高得多。其实,这个标注的耗电量是在理想环境下测得的。而我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错误操作,都可能导致冰箱的实际耗电量大大增加。
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些常见的使用误区,这些都会使冰箱的能耗不必要地增加。
冰箱位置放错,能耗翻倍
冰箱的位置对其能效有着直接影响。以下两种常见的错误摆放方式,都会显著提升冰箱的电量消耗:
散热空间不足
冰箱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需要通过两侧的散热口将热量释放到外部。如果在摆放冰箱时,忽视了这些散热口的通畅,导致它们被堵住了,热量无法顺利,冰箱内部的温度就无法下降。为了降温,压缩机会不停地工作,电力消耗也会随之增加。冰箱周围至少需要保持15厘米的空隙,以确保热量能够顺利。
环境温度过高
冰箱的散热效率也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当周围的环境温度较高时,冰箱的散热速度会变慢,这时冰箱就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内部温度。比如,夏季时,窗户旁的直射阳光常常让温度升高到40度以上,或者是冰箱靠近烤箱、炉灶等热源,这些地方都不适合放置冰箱。
使用冰箱的小窍门,帮助省电
我们日常使用冰箱时,有一些小习惯会直接影响其能耗。想要省电,必须避免以下两种常见的行为:
冰箱负载过重
冰箱内部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增加冰箱的负荷。负载越大,耗电量就越高。即便食物已经被冷却至低温,冰箱依然需要耗费电力来维持这些食物的低温。不要把冰箱当成杂物堆放的地方。比如,一些不需要低温储存的物品,比如带包装的食品,完全可以不放进冰箱。甚至有些食物(如香蕉)放进冰箱后,反而容易坏。要定期清理冰箱,避免不必要的食物占用空间。
过多热量进入冰箱
另一个容易导致冰箱过度耗电的因素,就是让过多的热量进入冰箱。热量越多,冰箱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电力来降温。常见的错误做法是频繁打开冰箱门,或者将刚做好的热食直接放入冰箱。这样不仅增加了冰箱的负荷,还可能导致食物变质。
设置调整,也能省电
很多人买回冰箱后,很少去调整设置,其实适当的温度调节可以显著减少电能消耗。下面两个设置,尤其需要注意:
温度设置
冰箱的耗电量与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的差异密切相关。温差越大,冰箱需要消耗的电力也就越多。为了省电,在夏季时可以将冰箱的温度调高一些,而在冬季,适当调低温度,可以减少电费支出。特别是在冬天,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冰箱的温度设定不要过低,否则容易导致冷冻室解冻,浪费能量。
冬季补偿功能
一些地区的冬季温度较低,甚至低至零下几十度,这时冰箱的外部温度可能已经低于设定温度,为了避免冰箱“误判”不需要工作,一些冰箱会启动“冬季补偿”功能。这项功能通过加热冰箱传感器周围的空气,使冰箱认为外部温度过低,需要启动制冷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补偿功能会增加电量消耗,只有在必要时才应开启,否则不但省不了电,还可能适得其反。
小结
合理摆放冰箱、科学使用冰箱,并定期检查冰箱的设置,都是有效减少电费开支的好方法。只要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避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就能让冰箱更加节能,降低不必要的电费支出。